详情
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大云寺 王母宫
发布时间:2023-08-14
泾川境内佛教文化历史悠久,积淀深厚,佛教遗存丰富。1964年,城关公社水泉寺村群众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,五重套函盛装的佛祖舍利惊现于世,被评为“196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"之一,现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。1971年9月,经郭沬若先生亲自鉴定,大云寺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被评定为国宝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》称泾州大云寺地宫和舍利石函中的金棺银椁,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,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,开创了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先河,在佛教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,据史料记载,公元601年,隋文帝杨坚分佛祖舍利给全国30个州并诏令修建舍利塔供奉,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、地宫,用石函供奉14枚佛祖骨舍利。公元690年,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《大云经》,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,遂制铜匣、金棺、银椁及琉璃瓶供奉佛祖舍利,在石函四周刻题铭文记载此事。明洪武3年,大云寺毁于洪水。
近年来,大云寺佛祖舍利及其套函作为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代表,曾多次到美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法国、瑞士、新加坡等国家巡回展出。2004年以来,中央电视台历史频道、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相继播出《国宝故事·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》和《大云寺佛舍利套函》长篇专题,《甘肃日报》登载了长篇通讯《拂去岁月的尘封》,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网、中华佛教信息网等国内120多家媒体先后作了专题报道,大云寺佛教文化在海内外佛教界、学术界引起轰动。
2012年12月31日,泾川县城关镇组织群众修建道路时,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,窖藏內有石质立佛、坐佛、佛龛、佛座等,最大的佛像为真金贴面头像高1.65米。在佛像窖藏东面发现地宫1处,333×333厘米的砖刻铭显示:“大宋大中祥符六年”、“泾州龙兴寺”、“诸佛舍利二
千余粒并佛牙佛骨”等记载,同时出土陶棺、琉璃瓶等。
与大云寺遥相呼应的便是王母宫,是中国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国内现存最早、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所在地,被广大信众誉为“天下王母第一宫”。1999年,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授予“国家民俗文化重点景区”; 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被定名为“中华西王母祖祠”;2008年,泾川西王母信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;2015年6月,被中共中央台办、国务院台办联合授子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”。
西汉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汉武帝西巡回中(今泾川)还朝后,下令在回山敕建王母宫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代均有大规模重修,可惜清同冶三年(公元1864年)毁于兵燹。值得庆幸的是始于北宋开宝元年(公元968年)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举行西王母庙会虽经朝代更替、战火硝烟却得以传承,至今已连续举办1051届,是全国所有西王母庙会中历史最久远、规模最大、民俗遗存最丰富的西王母庙会。近年,又不断升级农历七月十八日西王母祭祀活动内涵和规格,连续举办了“华夏母亲节”为载体的系列活动,在海峡两岸取得了巨大反响。